世界趨勢 日本動向 - Japan and World Trends 本网页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使用日、英、中、俄语进行交流的网页。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世界各地人们的感受和心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通过本网页,您将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种信息,同时可以及时发表您的意见。
JapaneseEnglishRussian

日本日记


2017年12月12日

日本制造业的实态

(本文原载于NEWSWEEK日文版)
支撑日本经济走到今天的,是制造业创造的财富。不过近年来家电和电脑品牌大多卖给了中国、台湾的企业,电视和手机的市场也屡遭三星、苹果的席卷。甚至东芝、三菱和日立的重型电机部门,也不得不甘拜西门子和GE之后尘。

一直以来日本企业的金字招牌就是老实可靠,可近来却有不少买卖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遭到曝光。汽车品牌竭力维持着自己的竞争力,但受到美国中国企业的电动车行业发展方兴未艾的影响,也不得不重整旗鼓勉强应战。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在机器人领域是日本抢占了先机,可是能和人类交流的机器人"Pepper"的人工智能系统是法国的风投公司研发出来的,身体部分也是台湾的鸿海精密---收购了夏普公司的那家---在中国深圳组装生产的。

和从零开始创建新体系相比,日本更擅长的是将既成品打磨得更精美极致。再加上英语能力之差简直是无以复加。所以在金融和计算机软件设计方面唯有甘拜美欧中的下风,在防范如今越发凶猛的全球网络恐怖袭击战中,总是抢不到引领舆论的话语权。

日本的制造业正面临重要的转折点。不过,不同领域不同企业面对的课题也不尽相同。靠着那些完全不了解市场和一线工厂,也不曾努力付出,只凭着一路顺风顺水走过来的"优等生"执掌经营的企业,都将沦落下去。无论有多么宏大的愿景,如果过于庞大,什么都想做,即便是有名的大牌企业,也无法集中人力和财力专注真正有前途的产品,最终败在韩国或美国企业手下。日本经济,或者不如说是日本企业的人才,需要来一番根本的变革才行。
还有一点,那些依靠来自政府或国企的指示、发包度日的企业,摊子倒是铺得挺大,但缺乏海外的人脉积累,不了解全球化竞争中的市场需求,产品宣传和推销方面更是力不能及。对,说的就是那些依靠国内电力公司度日的各家重型电机厂家和只会为NTT DoKoMo开发手机的家电企业。

战后的日企各个都是"黑色企业"(指企业残酷的劳动环境)。靠着无偿加班加点提高生产率,赚的都是压榨廉价劳动力的黑心钱。可是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汇率被迫爆涨到原来的两倍以上,九十年代又出现了一个更大的廉价劳动力国家--中国。自从美国企业推出新模式,无需自家的工厂,单靠设计出创新和划时代的产品,向日企订购最好的零部件,交给鸿海和TSMC等台湾的代工厂(EMS)在中国进行组装,日企就此败下阵来。

不过令人庆幸的是,眼前倒也并非清一色的悲剧画面。富士胶片预见到数码时代的来临,是抢先完成业务切换的好榜样(美国柯达的下场则是破产关张),小松依靠在一线锻炼成长起来的社长们,建立起应对全球化态势的经营体制,东丽将主打产品转移至Heattech(保暖发热技术)和碳纤维领域,SEIREN专注蚕丝成分研究,实现了从纤维转向制药的完美蜕变,生活用品产销领域的爱丽思欧雅玛(IRISOHYAMA),对市场需求的开发注入的激情,真正使他们成为家电领域的后起之秀。

同样是家电和手机,日本在部分领域的优势仍不可小觑。村田制作所和TDK等公司的全球电子产品产量占比仍高达三分之一以上,而将这些零部件组装成产品的终端设备制造,优势仍掌握在日本手中;虽然不会和人类交流,但在可以迅速完成复杂作业的机器人领域,FANUC和安川电机等仍在引领世界。今后的IoT(物联网)时代,日本在海量信息处理的编程领域或许输人一步,但在连结人与物的传感器研发方面,相信索尼和基恩士(KEYENCE)仍会为之不懈努力。

话说回来,不知道这样国家分而治之,为企业的沉浮而一时欢喜一时忧的时代要持续到哪一天?如果能用区块链技术将账目连结成一体化,让机器人直接进行大量生产,企业在哪里或不在哪里,不照样能保障人们过上富裕生活么?

发表意见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3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