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趨勢 日本動向 - Japan and World Trends 本网页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使用日、英、中、俄语进行交流的网页。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世界各地人们的感受和心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通过本网页,您将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种信息,同时可以及时发表您的意见。
JapaneseEnglishRussian

论文


2008年2月10日

美国诗篇(五)辩论的社会

(从自己的书"文明的万花筒")

十字路口,一辆白色箱式货车停在了我的车旁,顺着炎夏的气流传出震耳的说唱乐声。黑人司机双手扶在方向盘上,打着节拍,哼唱着歌曲。这种悠然自得的乐天性格,真是美国人的一大优点,使人不禁感到:"啊,美国,真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而且,无论白人还是黑人,所有的人都浸透着一股挑战精神,独自思考着未知的事物,并以自己的方式发起挑战。这几十年来,美国在与日本以至亚洲拼命竞争的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活力,远远地超过了欧洲。

美国的选举,尤其是总统大选,投票率都很低。很多人以忙、穷、或对政治不抱希望为由,不去投票。这与国民政治意识高、投票率也总是很高的北欧大不相同。但是,美国人却常常以责难似的口气对我们说:"战后日本的执政党几乎就没怎么换过,这能说是民主吗?!"虽然没有时间说明其实日本也有过执政党的交替,而且同一个政党内也有意见不同的派别,总是在争夺政权等细节,但是我总是反驳他们说:"美国总统大选中,不是也有半数选民不去投票嘛,难道这能说民主充分发挥了作用吗?!"

有一天,哈佛大学的一位著名教授好像开导我似地说:"河东先生,尽管选举这种东西存在这样那样的缺欠,但它毕竟确保了竞争和替代政策的存续。"我还真是不得不服气,的确,竞争和政策变化的可能性,这才是美国活力的源泉。你看,美国总统选举多么严格,预选就持续将近一年。这一年之间,候选人的经历、人格、能力包括体力,所有细节都暴露无遗。还有辩论,它要求候选人具备卓越的见识、人格、记忆力以及随机应变的机智和反击。那种公开辩论,那种白刃相交一决胜负的干劲,在其他国家是看不到的。不过即使在美国也要小心,不能连对方的脊梁都打断。如果那样做,对方也一般会有足够的手段打断你的。因此,与其说是两者之间的辩论,不如说常常是单方面的口若悬河。为了防止陷入互相揭短的泥潭,往往还会安排一位息事宁人的调解主持。

我一直以为这种事自己是怎么也做不来的。但有一天,上高中的儿子对我说:"明天学校有辩论课,题目已经出来了,老师让我们考虑自己的意见,还要准备两三条能说明的理由。"我恍然大悟。美国的大学里有一种"褐纸袋午餐会",人们利用午休时间聚集到研究室里。很多教授经常主持这种系列午餐会,有时还会从外面请来演讲人。听众不仅有大学里的人,附近居民来参加也不会被赶出去。大家把大学食堂做的味道欠佳的三明治、汉堡包装进褐色的纸袋里,手里端着盛着可乐或芬达的塑料杯子,汇集而来,"褐纸袋午餐会"就是由此得名的。

我当时任总领事,所以凡是讨论有关日本的题目我就尽可能去参加。对那些过于武断的意见,婉转地作出反驳。我在那里得到的印象是,或许美国人是从结论出发考虑问题的。就像儿子说的,先想好结论,然后再想好解释的理由。他们可能从小就受到了有关这种方式的教育。这对于凭灵感、直感开启一种全新见解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被用来提出一种怪异的攻击性的立场,则是不堪忍受的。所以,美国的辩论就象是审判。检察官尽量把被告说得很坏,辩护律师则要说千道万推翻检察官的主张,甚至似乎被告才是成为社会矛盾牺牲品的英雄。双方从两个极端的立场出发,针锋相对发生正面冲突,媒体则作出详尽的报道。辩论进入最后阶段,渐渐集中到细微末节上。美国人在收集琐细的事实方面可谓十分彻底,收集到的事实堆积如山,辩论也就有了结果。

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恐怕还是幕后拼命交涉的说客的努力以及各种策略的功劳,而在审判中则要依靠普通市民代表----陪审员对被告持有的"印象"。虽然美国谍报机构的能力,特别是窃听、间谍卫星很厉害,但这些收集起来的浩如烟海的情报,在实际决策过程中,有时恐怕就是为了把当初定好的结论合法化而有选择地加以利用的。

在"褐纸袋午餐会"上,根本没有深入讨论的时间,而日本人不知为什么在这种场合几乎都不发言。是不懂语言,还是因为不了解题目敬而远之,或者是被演讲人的职称、名字给迷惑,亦或是自己本身就对日本政府、日本社会持批判态度,不得而知,反正是一言不发。我觉得,当自己的国家当众遭到毫无根据的指责时,应当大张旗鼓地发表意见才对。

但是,深信美国开放、民主,莽撞强调自己的主张也是危险的。美国人也是人,当众被人针锋相对地反驳也会生气。莽撞的做法只会火上浇油,使美国人更加头脑发热,高声坚持自己的主张。与此相比婉转地劝说:"您这样的理论是难以让人接受的,坚持错误的论点会出丑丢人的。您恐怕是忽视这些事实了。"这样做更有效。

对方不惜故意歪曲事实,也要谴责日本,以达到某种目的,这当然另当别论,只有通过接受采访,或动用互联网,针锋相对地予以反驳。这个时候,立论正确,声音洪亮的人才能取胜,不必客气。
另外,即便是在看起来彻底开放的美国,你也必须心里明白辩论是有局限性的。日本的地位在美国人、特别是美国有识之士中已经成为定论。如果我们大声提出超出美国舆论和国家利益的要求,他们就会"管教"你,"你必须作个听话的好孩子"有这句话在等着你。日本将被告知自己国力的界限。即使想挺胸抬头表明正确的主张,可是算算美国采取制裁措施后的利害得失,有时也就不得不收回"刺出的长矛"了。

发表意见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