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趨勢 日本動向 - Japan and World Trends 本网页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使用日、英、中、俄语进行交流的网页。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世界各地人们的感受和心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通过本网页,您将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种信息,同时可以及时发表您的意见。
JapaneseEnglishRussian

论文


2008年12月30日

"日本模式"的兴衰

走向新生的道路
Copyright ©河东哲夫 2002年3月

(原文系俄文,刊登在2002年东洋学研究所发行的《日本年鉴》上。文中论述的对华贸易将越来越重要等许多预见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关于目前在美国金融危机下不断出现的情况,尚需另作探讨。)

前言
千篇一律的成见包围着日本

日本被许多千篇一律的成见包围着。例如:日本经济是从落后的封建时代突然繁荣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奇迹"是由于工人们盲目服从企业造成的;日本政府完全像苏联一样全面管理着经济等等。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巨大发展的非白人国家。过去,日本也曾仿效西欧殖民主义,试图扩大领土,二战后,出口大幅增加给欧美产业造成极大的打击。为此,日本引起发达国家的怀疑和羡慕。欧美各国试图在日本经济发展问题上找出日本"不正当"、"落后"的理由,由此产生了很多有关日本的成见。
欧美认为,日本是利用社会的"落后性"取得发展的国家,也就是说,利用了可以称之为过分的集体主义、劳动热情、妇女的低贱地位等等。对于欧美来说,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不景气是上述理论的符合逻辑的结果,也就是说,落后的社会已经无法应对"经济全球化"了。

但是,日本的现实远为复杂。日本并不是在落后的黑暗中"突然"崛起的。资本、经营方式以及工学技术已经在封建时代结束前积累起来,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城市中已经形成了相当强大的中产阶级。

"日本模式"的神话
关于"日本模式"有很多议论,但是没有明确的定义。不过,几乎经常而且有时带有否定意味地被人们指出的几项,有终身雇佣、论资排辈、企业中的"家族式"关系、决策中意见一致的原则、以及随之而来的彻底的事前斡旋工作、书面请示制度,还有政府"严格的"经济管理。
但是,肯定的方面常常被人们忽略。这就是:企业成员之间高度共享信息,常规性的岗位轮换给职员们增加了很多经验,同时防止了与外部商务伙伴发生勾结及腐败行为,而且,在战略以及业务决策上加强了中层管理干部的主导性(当然,这些会因企业不同而有所差异,很多企业由于官僚化蔓延,这些积极因素正在逐渐消失)。

关于"日本模式"一词的定义姑且不论,那种认为日本只是单纯依靠"日本模式"创造了经济奇迹的看法也是错误的。二战后,国内需求爆炸性的扩大以及良好的世界经济景气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人们所谓的"日本模式"的各项因素中,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就是健全的银行融资而已,其它因素,例如"终身雇佣"、"论资排辈",与其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不如说是经济增长的成果。
"日本模式"已经完成了促进工业化,实现高速发展的使命。由于拉动增长的火车头----最初是内需,其次是出口----逐渐减弱,日本为了维持生产水平,需要其它模式。

但是,为了摆脱萧条,没有必要寻找下一种模式或意识形态吧。这一点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俄罗斯都是一样的。日本面临的课题是实际问题,那就是重组政府、企业、教育部门以至整个社会,制定新的发展方向。不过,由于官僚作风已经在大企业中扎下了根,此外,企业依赖政府资金的体质遗留了下来(尤其是建筑部门特别严重),在教育上又过于偏重于"平等",夺走了儿童的霸气,因此这项工作也许极为艰巨。

资本、技术知识、手工业的积累(封建制度结束为止)
产业革命之前,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日本历史也围绕着生产资料----土地的所有权形态展开。
大和朝廷实质上垄断了土地,把农田租给了农民(689年实行班田制)。不久,土地被集中在贵族手中(庄园制),后来又逐渐被转移到负责在现场经营土地的"地头"的手中。地头们与保护庄园安全的武装集团----武士们联合,或自己本人成为武士。
土地国家所有制的瓦解造成了土地所有权的不稳定,导致了中世纪长期动荡的时代。已经成为领主的地头们相互征战,但同时扩大了耕地,开发了矿山,鼓励了手工业。
当时,中国不仅在亚洲,而且在全世界都成为贸易和工业的中心,明朝兴旺繁荣,而西欧还是一个落后地区。据川胜平太等学者研究,当时日本积极参与了国际贸易,并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黄金出口国、砂糖进口国。明朝衰落后,日本的陶瓷器出口也十分兴盛。

从17世纪到19世纪,日本实行锁国政策,停止了日本经济的全球化(关于锁国的原因,尚无定论。依我之见,主要原因是政治性原因。被称为一神教的一向宗信徒们发动叛乱之后,江户幕府对基督教在日本扩大影响提高了警惕。但是,另一方面,就像是一个纯粹的偶然,开始锁国与日本金银产量的下降是同一时期)。奢侈品的进口被持续下来,但日用品,即:砂糖、棉花、食用油以及其它一些生活用品需要自给,必须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现在,日本已经几乎不生产这些农产品了,因为没有竞争力)。
在这些农产品中,大米的交易是以全国规模进行的。日本各岛沿岸形成了海上航运网,大阪开办了庞大的商品交易所,还就大米进行了世界首次期货交易。

大城市中出现了大商人,手工业以及文化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当时,日本人并不像现在这样勤奋,也不懂得严守时间(严守时间似乎是西欧产业革命的产物)。大多数人都是把子女送进私塾,读书识字,学习计算。在这些私塾里,不仅教授传统的儒教价值观,还教授"勤劳的哲学"。石田梅岩集神道、佛教、儒教于一体,创立了独特的"勤劳哲学"。这是一种浅显易懂的哲学,被人们称之为"石门心学",在本质上使人联想到耶稣教,即:人只有正直、勤劳,才能够立足于社会。

日本直到最近才终于普遍重新评价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的高水平的文化了。关于这一点,有关专家和机构发表了一些学术专著和一般著作。这些著作的作者们注意到了当时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江户的水道系统、大阪的运河网等)、渗透到各阶层的文化(歌舞伎、净琉璃、大量的出版物以及相当于报纸的瓦版)、高超的手工技术(例如:工艺坠子)、高度的权利意识(随着城市中武士的贫穷化,他们的地位下降,无故杀伤町人会受到声讨。在农村,农民们常常发动起义)、特别是天皇或江户将军领地的农民的高收入(产量不断提高,年贡长期不变)等等。

这些著作达到的结论是:日本在封建社会末期逐渐在实质上形成了市民社会。不存在绝对的权力(权力分散在江户幕府、天皇以及各藩之间)也是原因之一。这种多少有些平等主义的社会氛围反映到井原西鹤的作品和落语中。
但是,对于他们的主张要不偏不倚,因为这些作者过于受到了对西方文明感到幻灭,希望回顾明治产业革命中被轻易抛弃的"美好的"过去的社会氛围的影响。

发表意见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