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趨勢 日本動向 - Japan and World Trends 本网页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使用日、英、中、俄语进行交流的网页。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世界各地人们的感受和心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通过本网页,您将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种信息,同时可以及时发表您的意见。
JapaneseEnglishRussian

论文


2010年11月24日

虚无的时代----现代俄罗斯 1

9月底我去俄罗斯访问了18天,在莫斯科大学商学院集中讲课之余,还顺便会见了很多人,努力更多地了解最近俄罗斯的情况。下面就谈谈我这次访俄的印象。

飞向莫斯科
去俄罗斯,我总是搭乘俄罗斯民航客机。近来,这家航空公司也像德意志航空公司一样准时起飞了。机舱内整齐清洁,饭菜(经济舱)也很可口,过去可是"独具一格"的。提起俄罗斯民航的欧洲航班,那肯定就是俄罗斯国产的伊尔62型客机。机身线条像鲇鱼一样优美,后部舷窗两侧各装有2台喷气式发动机。她的一个特点是,起飞之前要在跑道上滑行很长距离,使我感到她好像就要这样一直滑行到欧洲似的。

街头景象
(1)第一天。我推开沉重的旋转门,走进莫斯科大学主楼的一层。巨大昏暗的玄关大厅里,有些中国留学生在打羽毛球,有些学生坐在冰冷、布满灰尘的阶梯上,打开笔记本电脑,放在膝上。很久以来,即使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也是最富有自由氛围的地方了。

(2)可是,在大学宿舍我住的房间楼上,每天晚上都是乱吵乱闹的。喧嚣的音乐震天动地,高跟鞋跺响了木质地板,还有推桌子、拉椅子擦响地板的噪音。而且在窗外,每天夜里都传来摩托车、汽车的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车主们卸掉了消音器。在莫斯科大学周边空空荡荡的马路上,年轻人正在比赛谁起动得更快。他们依然还沉迷于"汽车"所代表的西方的物质梦中,而且性情粗野。不过,听说现在的儿童们更迷恋IT了,胜过汽车,这倒类似于发达国家的发展势头了。

(3)莫斯科大学的学生食堂----在庞大的莫斯科大学的主楼地下,有好几个食堂。普通学生食堂散发出微微的厨余垃圾的气味。这里采用自助餐形式,就是到了中午1点,人们还是排着长长的队,排到收银处要花20分钟。我盛好菜,排队等待结账时,一只苍蝇执拗地在周围飞来飞去。

(4)莫斯科大学秋季的校园----秋天的清晨,在一层薄薄的晨曦笼罩下,漫步在清新的空气里,眼前展现出莫斯科大学校园里一片祥和的景象----树叶黄了,有人在运动场上跑步,有人在踢足球••••••因为经济稳定正在的发挥着它的机能,使这样的祥和景象得已实现。可是,没有谁能意识到这一点。

(5)10月3日,挂在窗外的温度计指向零下2度。树叶全变黄了。莫斯科大学的宿舍里来了暖气。莫斯科的暖气是分区供暖,即使在严冬,室内也温暖如春,可以只穿一件衬衫,令人感到舒适惬意,但有时容易温度过热,令人出汗,超过了舒适的程度。我想关上,但暖器上没有开关。只好开窗纳凉,却又容易感冒。

(6)夜晚寒冷的空气清澈如洗
(夜幕下老乌克兰饭店像是黄色和蓝色的水晶)
大学宿舍建在莫斯科河畔的高坡上,从这里可以远远地眺望莫斯科的街市。在漆黑的夜幕下,正对面的乌克兰饭店(最近改名为Radisson Royal饭店)----一座斯大林式摩天大楼,在彩灯照耀中,就像金黄色和碧蓝色的水晶,辉煌夺目。

生活舒适度提高
苏联时代,莫斯科的公交车不知为什么弹簧很弱,容易损坏,大多不是向左就是向右倾斜行驶。无轨电车倒没有这种毛病,但就好像是仅仅在铁皮箱子里装上了一个马达,似乎只要能跑就行,给人一种没有骨架的感觉。
现在,即便是俄罗斯国产的公交车,照当地标准来看,设计也算不错了。我对莫斯科人说"好多了",他们会不加掩饰地得意起来。但看一看公交车的下边,金属板连接处的对角是偏离的。而当你指出"可是这里偏了",莫斯科人就辩解说:"俄罗斯很冷,气候不好。"因为寒冷,对角就该偏离吗?!

物价几乎与西方不相上下
地铁的票价几乎是我坐一次,涨一次。这次最低票价50卢布,相当于12元人民币,2009年1月还只有22卢布。当然全程只要50卢布,这与东京不同,但是,大部分乘客都不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汽油这次是1公升25卢布(约7元人民币),几乎与世界价格相等。莫斯科大学的食堂也已经很贵了。学生食堂里也有高档和普通之分,在高档雅座吃一顿简单晚餐就要400卢布(约100元人民币左右)。在这里,学生似乎比教授更加理所当然地吃喝。普通的学生食堂只需120卢布(约合30元人民币),这种物价水平与日本的大学生食堂没有差别。

人人都可以去国外旅游
在苏联时代,国外旅游仅限于特权阶层或有海外关系的人,而现在则完全自由了。如果是中上层人士,就可以到瑞士滑雪,在非洲狩猎,那是极为正常的。在世界上有些地方,像海湾各国、土耳其、泰国等地的海滨度假村里,挤满了俄罗斯游客。因为从莫斯科出发,花1万卢布(约合2500人民币),就可以到埃及旅游一个星期,包括往返机票,所以,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要高薪就要猛干
工作的繁忙程度因岗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在外资企业里,有人每天的生活就是"晚饭一般在21点,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10点又上班了。"俄罗斯的高薪阶层可以随意休假,但工作强度也很大。更有钱的人或有名的文化人,则是应酬到深夜,一家接一家地"梯式"喝酒,寻欢作乐。

"别墅文化"的转折点?
城里的俄罗斯人可以说都是住在公寓中生活,郊外有称为"别墅"的另外的住宅(不过,最近几年,莫斯科市中心开始出现独门独户的豪宅了)。实际上,购买独门独户的住宅是苏联时代传下来的风习。春天或秋天,在别墅附近的森林里采蘑菇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休闲;在"别墅"的院子里种植水果、蔬菜,还可以贴补生活之需。现在也是如此。一到夏天,莫斯科人就到别墅来过周末了。
不过,最近自家车越来越多了,拥堵严重,往返于"别墅"之间很是辛苦。过去1个半小时的车程,现在单程就要花3个小时了。而大部分"别墅"建在只有开自家车才能去的地方,所以,这对莫斯科人来说可是大问题了。

失去了上下左右的联系纽带,变为一盘散沙的俄罗斯人
苏联解体后,社会中人们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被拆散了,成了一盘散沙。由于每个人都是孤立的,所以相应地攻击性就很强。访俄这阵子,在公寓走廊里遇到生人,目光相遇时,就会相互盯着想:"这小子不是小偷、强盗吧?!"立即进入紧张状态。

扩大的差别
在俄罗斯,自农奴占人口95%以上的时代起,大众与精英在精神和行为上就截然不同。农奴制即便是表面上被废除,也仅仅就在150年前的1861年。后来,斯大林搞了集体农庄,大众再次被剥夺了很多权利,因此那些痕迹至今依然遗留了下来。
在莫斯科,奢华的生活正在蔓延,而大众尽管比苏联解体之初生活好多了,但仍然一如既往疲惫不堪。他们根本不承认"知"的权威(就是说,自己的生活优先于一切,尽管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从头脑中拒绝新事物和未知事物。

在莫斯科郊外,有好几处有钱人居住的豪宅林立的地区。据说,住在这里的很多有钱人,上班时,先乘直升飞机到莫斯科市环形公路边,在那里换乘安装有警笛的各自的豪华车,然后前往市中心的办公室上班。
(郊外的直升机场 轻视广大国民)
另外,我还听说,为了让他们的孩子不必到市中心去上学,附近私立学校逐渐增加,其中还有寄宿学校。这些在特权环境中培养起来的未来俄罗斯的精英们,将具有怎样的人格,仅仅是想象一下就会感到厌恶,因为他们不会受到英国私立学校的那种基于质朴刚健、独立自由精神的教育吧。

莫斯科音乐学院附近,有一所供精英的子女们学习的著名公立学校。苏联解体后,每当放学时,学校周围排列着一辆又一辆奔驰、宝马等高级轿车,前来接总统府官员、副总理等有权有势的人们的子女回家。听说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学习后,就会为应酬交往煞费苦心。自己孩子过生日时,要在餐馆举办"生日宴会",其他人一般每个人要带200卢布的礼物。无论举办方还是被邀请方都很辛苦。

住宅贷款利息为11%左右,在今天的俄罗斯算是低息贷款。只是保人的月收入不到10万卢布(约合30万日元)是不行的,因此,大众还是望尘莫及。他们和苏联时代一样,只有等待抽到几乎免费的公营公寓。但是,这种公营公寓与苏联时代相比几乎没有再建,所以,住宅问题今后将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发表意见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