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趨勢 日本動向 - Japan and World Trends 本网页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使用日、英、中、俄语进行交流的网页。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世界各地人们的感受和心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通过本网页,您将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种信息,同时可以及时发表您的意见。
JapaneseEnglishRussian

论文


2008年7月24日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国家制度----多民族性与清朝的联邦性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国家制度----多民族性与清朝的联邦性 河东哲夫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鸦片战争以来遭到欧美、日本的侵略已经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创伤。到北京的颐和园去就可以看到门票售票处上方用大字写道"被英法联军破坏后重建"。而且中国还指出,受到如此屈辱也是因为过去中国的国家体制落后。因此,中国不断努力建设一个仿效欧美的、强大的"近代国民国家"。
现在,殖民主义时代早已过去,冷战也已经结束,亚洲已经没有试图以武力改变现状的势力了。如果自由贸易的原则得到遵循,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会得到幸福。而中国却如同被精神创伤所驱使,正在努力建设"近代国民国家"----此类国家原本是作为积蓄力量对外侵略的工具而创建的----这究竟是否符合当今的国际形势呢?

在历史上,中国是以不同于西欧式近代国家的原理维持下来的。而且,中国不只是专为"汉族"而建立的单民族国家。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由汉族、西部各民族以及游牧民族共同创建的。
欧亚大陆连为一体,借助马匹在这片大陆上移动并不是很费时间的事情。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中国的青铜器文明、铁器文明基本上是在同一时期发祥的。由此判断,自然就会想到,其中定有像游牧民那样传播文明的游牧民族和商人巡回其间,发挥媒介作用。因此一部分人提出,即便是中国文明也是起源于东方。

据记载,所谓"最早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的祖居就在西戎。秦朝的建立比波斯的阿克梅内斯王朝晚了340年。还有人指出,秦朝的国家体制与波斯王朝相似。据传,公元642年,新波斯帝国萨珊王朝被伊斯兰势力灭亡时,其王子曾亡命唐朝首都长安。中国与波斯之间的往来自古以来就很密切。

其后,中国与东方地区的关系仍很密切。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上是屯垦戍边的武士,这些武士长年与周边的鲜卑族通婚,结下了婚姻关系。李渊的属下、后来成为唐朝贵族的武士们的家世也是如此。唐代中期曾发生过安禄山叛乱,而安禄山的母亲就是突厥人,父亲是粟特人(今乌兹别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一带出生的人)。最近,西安周边还陆续发掘出土了粟特人的坟墓,证明他们曾被提拔到唐朝经济部门任要职。
到了元代,与西域的往来更为明显。经济、贸易部门的行政工作委托给了波斯人和粟特人。明代,郑和曾经率领两万人的大型舰队下西洋,直至非洲。而他就是移居中国南方的"色目人(穆斯林)"的子孙。
清朝时期,中国的多民族性达到了顶峰。所谓"清"就是满洲的女真族与蒙古和西藏结盟建立的国家。因此,清朝自始至终极力安抚汉族,而当时利用的就是联邦国家式的概念。

汉族朱子学者曾静曾指责清朝是征服者的王朝。于是,清朝雍正皇帝在故宫召见他,进行了一场辩论,记载于《大义觉迷录》中。据记载,雍正堂堂正正提出了多民族论,指出:①中华世界不仅仅是属于汉人的;②君主也不能仅限于汉人,其他民族的人也可以作君主;③被汉人尊崇为圣人的舜是东夷人,文王是西夷人。这些言论当时传遍了五湖四海(不过乾隆皇帝焚烧所有包含歧视语言的书籍时也焚毁了《大义觉迷录》)。

清朝还超越了多民族国家的框架,具有女真族、汉族、蒙族、藏族联邦(confederation)的性质。清朝皇帝还兼任蒙族的可汗。入主北京后不久,顺治皇帝就在故宫后面北海的琼岛上建起了藏式白塔,塔下修建了佛殿,殿中释迦牟尼塑像的旁边,安置了达赖喇嘛五世的塑像。当时西藏还是强国,曾征服了新疆地区。因此,整个新疆地区到了清代才第一次成为中国的领土。

当初反抗清朝征服者的儒家学者,到了清代中期开始歌颂清朝,认为清朝的版图也属于自己了。据说,当时由于西方国家入侵,才首次形成了"中国"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中国确立今天的领土还是比较新的,"中国"、"中华"这些称谓也是比较新的。而在此之前,对汉族来说,中国仅仅是"天下"而已,具体的名称似乎只用当朝的朝代称之。

当今欧亚大陆上屹立的两个大国----中国和俄罗斯,都曾是被游牧民族征服后建立的大帝国,而后反被称为自己的国家,这是一种特异的领域国家。游牧民族以其军事机动性,无限扩大了通商范围,建立了与死守特定区域土地的农耕民族截然不同的统治体制。以农耕社会为基础的国家很容易转变为民族性、文化同一性很强的近代国民国家,但是,以游牧民征服的领域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则至今仍在为难以统治所困扰。

中国的国家制度
中国的国家制度是怎样的呢?西欧自公元1100年左右开始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中国比西欧早了300年,大约在公元900年已经建立了专制主义性质很强的政体。
到唐代为止,地方官(或称节度使)就像是各地领主,分裂了国家。唐朝瓦解后,在持续了大约70年的五代十国大乱期间,地方官的实力似乎出现了衰退。公元979年登基的宋朝皇帝充实了唐代已有的科举制,高级官员不再从贵族中提拔,而是全部通过科举选拔,皇帝亲自任命。这加强了皇帝的统治权。
宋朝虽然在军事上比较软弱,但是,在经济、文化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顶点。镰仓、室町时期的日本从宋代的士大夫文化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奠定了室町文化的基础。

在中国,不论哪个朝代,中央的权力都是很强大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其采用的政体接近西欧的专制主义。只是中国的皇帝与西欧的国王不同,他们多是自下而上被捧起来的,而实权则往往被掌握在高官手中。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官僚专制主义"政体,江户时期以来的日本也可以说是继承了这一传统。

国家主导的优点和缺点
在中国,工业化也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19世纪末叶,沿海各地建起了工厂,其中多数是地方官主导兴建的。国家过于掌控经济恐怕就是削弱中国的原因之一吧,因为这种做法容易滋生浪费和渎职。
同一时期,日本也建立了军工厂,但铁路是动用民间资本兴建的。民用生产则全部委托给民间。明治时期的资本家大原孙三郎,开办工厂时还考虑到纺织女工的福利,在仓敷建立了大型美术馆。正如在他身上所看到的,日本资本家中,不少人富有进取性、公益性的精神。

"国家"情结、"官僚专制主义"的延伸----"政党国家"
中国是一个曾经濒临危机的国家,正因为如此,对"国家"的思考、辩论是十分激烈的。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反对当时政府的现象恐怕也就是在中国和俄罗斯才能看到。在二战前的日本,除了马克思主义者外,处于"前途不是博士就是大臣"的时代,政府与国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清朝被推翻时,中华民国的思想家孙文提出了"政党国家"的概念。这是苏联通过当时积极接近国民党的约飞施加的影响。苏联共产党一手掌握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以至意识形态,而且是永久性地独揽大权。这使孙文等人认为这种政体是极有效率的。对孙文来说,增强国力,保卫祖国,不受欧美日的侵略,是远比民主主义更为重大的课题。

这种"政党国家"的思想后来不仅理所当然地被中国共产党所信奉,而且也被转移到台湾的国民党忠实地执行了。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以强大的警察力量压制反对派,在经济方面,以国营企业为主,遍布国民党的利权。所以,1999年掌权的民进党推进企业民营化就具有从国民党势力手中夺取各项利权的政治意义。
看一看至今仍在中国繁衍的所谓"政党国家"就可以发现,它是巧妙地"搭乘"在宋代以来"官僚专制主义"的传统之上的。三权以至意识形态都是由严格筛选出来的(党的)高级干部独揽的。党的势力甚至深深地渗透到民营化的大企业之中。这造就了当代中国的强势(尤其在外交方面),同时也会成为问题的症结。

发表意见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