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趨勢 日本動向 - Japan and World Trends 本网页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使用日、英、中、俄语进行交流的网页。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世界各地人们的感受和心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通过本网页,您将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种信息,同时可以及时发表您的意见。
JapaneseEnglishRussian

August 23, 2010

东亚模式——现实还是虚幻

据说,最近中国流行“东亚模式”这个词。对于美国为迫使人民币升值而施加的压力,中国方面提出,本国经济是按照“东亚模式”运行的,与美国不同,所以不要急于施加压力。中方似乎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了“东亚模式”这个词的。

听到“东亚模式”这个词,我感到一种怀念之情。80年代到90年代,日本也曾被美国人说成是“unfair”或“日本经济是东亚型开发独裁”,对此,日方进行了大量反驳。

日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确与欧美国家、特别是英美两国不同,有些像德法两国,政府的力量稍强。不过即便如此,日本政府也没有给企业大批补助金,或严格管理技术革新的方向。可以说,当时日本产品的竞争力首先来源于日元低汇率、低工资、加班加点以及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汽车、家电产品等,每一件都是为了与同行企业竞争,夹缝求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产物(尽管利润率很低)。

的确,日本政府从GDP中拨出很大部分(约40%),重新分配,但其中大部分用于有关社会福利和医疗方面。至于企业的生产活动,在人事、财务、采购、销售等一切方面,企业都自行决定自己的事情,与政府或执政党无关。

因此,当时美国政府迫使日本做到的,是提高日元汇率,是开放日本市场,而没有把“日本模式”或“东亚模式”作为谈判的议题。可以说,“日本模式”或“东亚模式”只是给日本戴高帽,试图降低日本的国际形象,以此使谈判对美方有利,是一种宣传工具。所以,当时的模式之争仅限于传媒和学术界。

今天,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显著。美国政府为要求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非常大。但是,今天的中国与当年的日本正相反,国内市场对外开放,使外资企业有利可图,并且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所以,中国能够站在比当年日本远为有利的立场上与美国进行谈判。如果是考虑宣传领域的对美战略的话,已经使用陈旧的“东亚模式”之类的词语,就不能说是恰如其分的宣传工具了。为什么呢?因为“东亚模式”或“开发独裁模式”是欧美各国为了敲打崛起的日本经济创造的一种口号,而不是日本人本身为保护自己的立场提出的概念。这种口号就像是一种缺乏实体的幻影,以此来集结东亚各国,抵抗美国的压力是很勉强的。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虽各有特点,但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东盟各国都是按照市场经济机制在运作,而且他们的经济只有在全球经济中才能够获得持续发展。

即使在东亚,以中国、越南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即:苏联式“政党国家(掌握统治权的执政党还直接参与行政)”,以及经受过计划经济体制洗礼的国家,多少处境有所不同。这些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是受到了大量国外直接投资的强烈刺激,还不能说已经彻头彻尾过渡到了自律性内需主导型经济。这些国家如果不抽出现存经济体制中遗留的苏联因素,并且在其阻碍经济发展时进行矫正的话,那么未来引进外资减少时,就很难持续、高速发展经济了。因为计划经济是在经济中加入了官僚性,扼杀了经济活力,这就像是一种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侵蚀人体健康直至置人于死地的一种绝症。

在这篇论述中,我想首先回顾一下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工业化的英国的历史,指出确立法制、保障私有权等对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也是共同的不可或缺的要素。然后,我想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为焦点,回顾一下近代以来的日本经济史。恐怕自中世纪以来,日本政府、官员掌控经济活动比中国要少,这一点提高了经济的活力吧。

最后,我想再回顾一下战后世界经济史,探讨一下这次金融危机意味着什么。金融危机在产业革命之后曾经多次发生过,这次是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全部空洞化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是它的特点。或许世界经济正处于产业革命以来第一个转折点上,也许持续不断的经济增长与生活水平、福利水平的提高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以至金砖四国的增长也不得不减缓下来。

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英国产业革命的先例

据说,截至19世纪初,中国和印度的GDP大约占世界GDP的一半(例如:«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 Andre Gunder Frank, 1998)。中国在公元1000年左右的宋代已经使用纸币,领先西欧数百年,并用焦炭炼铁。而且,明朝的阳明学以明确的形式建立了肯定工商的“勤劳哲学”。但是,产业革命还是发生在英国,并持续扩大到西欧其他各国以至美国,由此,世界的平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至现代。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呢?在这里,我想回顾一下英国产业革命的历史。

(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诞生)

西欧在12世纪发生了“农业革命”,产量增加,使广域商业得到发展,城市发达。以佛兰德(今比利时之一部)、荷兰为中心,毛纺织业发展,促进了财富的积聚。到了15世纪末,西班牙人乘着驱逐伊斯兰势力的势头,征服了中南美,把大量金银带入西欧,改变了西欧的经济和社会。据估算,1535年至1600年之间,西欧流通的金银数量增加了数十倍。这大批金银积聚在毛纺织业的中心地区荷兰、佛兰德及英国,城市中开始形成中产阶级(即使不依赖地缘、血缘关系也能生活的阶层)。他们发展了“自由”、“个人主义”等“市民社会”的价值观。

(“法制”与保障财产私有权)

同时,这个时期西欧实行了“法律空间的统一”,将各自分别适用的罗马法、日耳曼习惯法等进行了统一。也就是说,单一法适用区域扩大,便于进行广域交易了。在这里,罗马法中强调的“尊重私有权”的精神十分突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集体所有权突出,超过私人所有权,这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以及现代日本株式会社中也可以看到的现象,但却不是一种适合经济蓬勃发展的制度。前往北美的殖民主义者夺取了印第安人的土地,正像这一过程显示的那样,西欧的白人祭起了私有权的大旗,向世界各地扩张。

在英国,亨利八世与天主教教会争权夺利,并没收了他们的财产,转卖给了有钱人,由此产生了新的地主阶层“Gentry”。其后,他们保住了自己的产权并使其财产增值(还对产业革命时期的企业进行了融资),而且构成了议会的主要势力,由此设定了直至19世纪的英国政治、经济的基本原则。“私有权”的保障——即:保障投资、劳动的成果不容他人或国家剥夺的权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经商自由)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依靠敌国法国及守旧派天主教势力强化了王权,对此1642年英国爆发了清教徒革命,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这实际上比法国革命早了150年。以此为契机,英国废除了很多垄断、特权,“交易自由”成了流行语,极大地扩展了国内外的商贸活动,第一次从印度、东南亚、中国进口了棉纺织品、咖啡、茶叶、香料等产品,大大改变了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当时英国为对抗荷兰建设了海军,这似乎又刺激了玻璃、金属产品以及日用品的生产。于是,英国商人满载这些日用品奔赴非洲,用这些商品从当地酋长们那里换来大批战俘,再转卖到北美殖民地,赚取了巨额利润。

在英国出口方面,直到19世纪初,毛纺织品一贯占有最大比重(产业革命与棉纺织品关系更密切,胜过毛纺织品),但据推算,从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国买卖非洲黑奴达1200万人,仅英国一国就买卖黑奴400万人,从中获取的利益难以计算。棉纺织业的中心曼彻斯特之所以建在奴隶商人集中的港口城市利物浦的后面,就是因为奴隶商人投资了棉纺织业。

(外资流入)

我们还不能忘记外资在英国产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了寻求经济高速发展,必须具备大量工厂设备、基础设施等。国内储备不够的国家不得不利用外国资本。对于英国来说,那就是荷兰。17世纪上半叶,荷兰一直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清教徒革命后,新教徒与天主教势力之间的抗争死灰复燃。新教徒势力驱逐詹姆斯二世,迎立荷兰奥兰治亲王为威廉三世(还不如说是他搭上了作为英国王室嫡系传人受到邀请的妻子玛丽二世的便车)。当时,尊崇新教的荷兰与法国路易十四的扩张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威廉三世几乎总是留在大陆上为荷兰作战,还利用了英国的力量。由此,英荷关系戏剧性地好转,所以,荷兰的有钱人开始把大批资金投向资金需求大、利息高的英国。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很多人当时通过这家银行大量购买了英国国债吧。英国则依靠发行国债获得资金,建设了海军。包括犹太人在内的荷兰的有钱人预见到英国将成为大国。1772年阿姆斯特丹证券市场行情暴跌,罗斯柴尔德等大资本家将总部迁往伦敦时,这种趋势已经确切无疑。

(作为战争机器的国民国家 作为市场的殖民地)

当时英国的税率(物品税)在西欧最高。为了管理税收及国债收入,17世纪末,英国政府迅速膨胀,开始实行近代官员制,可以说确立了所谓“国民国家”(拿破仑为国民国家加上了国歌、国旗所象征的爱国主义)。

而且,英国国民国家的使命首先就是要在与法国进行的获取殖民地的竞争中取胜,可以说,就是在海外进行的战争中战胜法国。当时,全球性自由贸易尚未建立,殖民地成为掠夺财富的目标,也是倾销商品、牟取暴利的市场。如果没有殖民地,西欧各国的产业革命是无法完成的。就是说,在西欧的发展中,建立“国民国家”、获取殖民地以及进行产业革命是三位一体、相互促动的。

(“市民社会”的价值观——万民的自由以及最大限度的福利)

不过,西欧的发展也有值得后世参考的正面经验。这就是从17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确立了今天西欧市民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自由、民主、市场经济这一价值观今天被称之为“华盛顿共识”,被认为是美国“扩张主义”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它是在西欧市民社会酝酿成熟的。经济发展使个人得以自立,于是,自由、个人主义这种价值观就成为主导观念。由于这种现象在日本等很多国家都可以看到,所以这种价值观恐怕是扎根于人类本性的价值观吧。

在英国,约翰•洛克17世纪末论述了自由的意义,提出了“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如同自己的自由”的主张。同样,杰里米•边沁展开了“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才是发展经济的目的的论点。苏格兰人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富论》中指出,只有政府未加干涉的市场经济才能达到最大效益。这些道德、原则恐怕是经济发达社会共同需要的,将其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扩张主义相联系,予以排斥打击,将会压制社会的自然发展。

另一方面,欧美各国也不应该性急地、强制性地把这种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因为即使在英国,议会民主也是经过了数百年才确立的,而且,如果没有产业革命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那是在牺牲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上实现的——也是不可能的。

(技术及股份公司)

关于英国的产业革命,最后,我想谈谈技术革新以及股份公司制度的建立带来了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西欧金属加工的历史很长,这在发明新式纺织机和蒸汽机车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无需说明了吧。东亚各国也有金属加工的历史,但是,为追求利润,贪婪地研发新机械的那种自由的设想和热情,却是当时英国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我们还有必要充分认识股份公司的意义。在英国,1720年,股份公司“南海”在泡沫经济中倒闭。这家公司曾被政党作为资金来源所利用,甚至国王都被怀疑染指其中。所以,自那以后,股份公司原则上被禁止了。由于企业倒闭时,要求出资者必须承担无限责任,所以大型事业难以进行了。英国对股份公司全面“解禁”是在1855年。在股份公司中,出资者可以只承担出资部分的有限责任。这一来,大型企业纷纷建立,以铁路建设为中心,迅速发展了重工业,一举扩大了西欧、美国的经济规模。

(为什么世界最初的产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公元1000年左右,中国经济比西欧经济先进500~600年,但是为什么没有发生产业革命呢?对于这个问题迄今好像没有什么研究。以我之见,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出现了“即使大量生产,产品也卖不出去,无利可图”的情况。另外,似乎经商不被认为是很有名誉的职业,只有金榜题名、高官厚禄才是出人头地、发家致富的最佳途径,也许是缺乏企业家的精神。另外还可能是皇帝朝廷惧怕反对势力壮大,压制了大资本家的出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承担经济发展重担的是民间的活力(几大财阀是从东奔西走的行商小贩起家的),而清朝末期的工业化——洋务运动则是政府主导的色彩很强。

河东哲夫

发表意见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akiokawato.com/cgi-bin/mtchn/mt-tb.cgi/155